耳源性小兒面神經麻痹占10%~16%,在日本占7%~17%。大部分原因為急性中耳炎引起,通過抗生素、鼓膜切開等治療,多數患者可以恢復。
高松一郎報道隱性中耳炎致面神經麻痹2例,男女各1例,年齡為1歲3個月。病史均為兩側中耳炎急性發(fā)作,經專科治療局部癥狀改善,但出現(xiàn)左側面神經麻痹。入院后,2例行鼓膜切開,CT檢查所見:乳突腔和鼓室內存在軟性組織陰影。EMG檢查,左側表情肌無反應。保守治療,面神經麻痹未見好轉;后經乳突鼓室開放術,見乳突腔內充滿水腫狀的粘膜及肉芽組織,手術去除病變,行面神經水平部減壓術,鼓室導管留置術。術后應用抗生素、類固醇、維生素B??12??制劑等治療,分別于術后40天和60天,面部表情運動左右對稱,EMG檢查干擾電位增加。
一般小兒耳性面神經麻痹較成人預后良好,其理由是:神經再生力旺盛,面神經管內所占神經比率較小;另一方面也提示可行最小限度神經管開放。